“守不忘戰,將之任也;訓練有備,兵之事也。”在新的歷史關口,我們必須牢記使命職責,堅決貫徹習主席重要指示,不斷提高部隊建設水平和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在時代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預備役部隊要緊緊圍繞“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切實轉變“后備后用、后備無用”等錯誤觀念,一門心思想打仗,以高昂的戰斗精神、強烈的使命意識、只爭朝夕的勁頭,把備戰打仗往前趕、往實里抓、往深處摳。
向科學編組要戰斗力。牢固樹立“編組出戰斗力”的思想,確保編組由注重人員素質向注重人裝結合轉變、由注重自身整組向軍地合力轉變、由注重平時工作向注重戰時作戰轉變,打破傳統編組局限,實行預編區域選編、重點分隊和專業技術保障人才抽編、對口專業和高學歷人才先編,努力提升預備役指揮軍官和關鍵崗位人員素質,打牢戰斗力建設基礎。
向信息化建設要戰斗力。集中力量開展信息建設重難點攻關,針對預備役部隊武器裝備種類多、代差大,硬件不配套、軟件不兼容的問題,采取硬件改造、軟件升級等辦法,解決好互通互聯問題。同時,加大信息化人才培養,特別是現役專業骨干的一專多能訓練,提升重點專業、重點崗位人員軍事素質和操作技能。
向實戰化訓練要戰斗力。緊貼未來作戰樣式和作戰任務需求,加強諸軍兵種同籌劃、同指揮、同演練、同保障的聯合訓練。突出作戰急需的關鍵崗位、實戰技能、重點分隊訓練;統籌抓好成建制快速動員訓練、遂行支前保障任務訓練和非戰爭軍事行動訓練,實現應戰應急的有機統一、互相促進。
向軍民深度融合要戰斗力。逐步完善軍民深度融合機制,尤其是在國防動員、科研技術、信息共享、應急搶險救災等方面建章立制,打通制約軍民深度融合的瓶頸。
強軍興軍的歷史使命責無旁貸。我們必須銳意進取、砥礪奮進,不斷提高預備役部隊能打仗、打勝仗能力,努力建設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多樣、可靠管用的新型預備役力量,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而努力,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