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海軍某基地艦艇試驗驗收中心主任張東俊——
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
張東俊在工作中。馬玉彬攝
“突遇‘水下斷崖’,艇體急速下降……”5月上旬,海軍某基地艦艇試驗驗收中心實驗室里,全國政協委員、海軍某基地艦艇試驗驗收中心主任張東俊雙眼緊盯屏幕,觀察模擬潛艇在海底生成的動態數據。
方寸熒屏涌動驚濤駭浪。潛艇數次挑戰深潛極限、探索武器邊界的試驗通過高性能計算機模擬呈現,就像經歷一場實戰。試驗結束,張東俊的額頭和鼻尖已冒出汗珠。
“模擬真實作戰環境,讓潛艇感受到真實的威脅,既能在近似實戰條件下發現武器裝備的短板,還可以用精準數據指導官兵操控裝備,倒逼部隊改進戰法,提高戰斗力。”張東俊一邊比對動態數據,一邊向記者介紹。
幾年前,張東俊牽頭的部門主要擔負艦艇裝備試驗、驗收訓練等任務,是裝備交付部隊的最后一道關口。隨著實戰化訓練不斷深入,單純的質量驗收“卡指標”,已不能滿足部隊的實戰化需求。張東俊主動提出:“艦艇驗收不能僅盯著各種實驗手冊的性能指標,更要最大限度對接未來戰場。”
為掌握真實的作戰數據、構建逼真的作戰環境,他多次和團隊成員一起參加海試、演習等重大任務。收集裝備使用極限的邊界數據時,潛艇需要在高速機動的情況下進行深潛、大縱深上浮或下潛等高難度動作,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意外。
“要像打仗一樣試驗,把試驗當成打仗,才能讓科技創新真正轉化為戰斗力。”憑著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詳實的作戰數據,張東俊帶領團隊成員連續奮戰,并將在實驗室反復推演的作戰試驗成果應用到實戰演練中,大幅提升了某型潛艇的戰斗力。2019年,由張東俊牽頭的科研項目榮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作為基層科技干部,我一定會盡職盡責為基層發聲,不斷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為更好地履職盡責,張東俊多次赴北京、武漢、西安、沈陽等地的研究所,深入調研前沿技術發展與創新應用,并與多名政協委員聯名提出促進科技領域創新發展的意見建議。
采訪手記
■馬玉彬
“只有塑造后天的軍隊,才能打贏明天的戰爭。”放眼世界,展望未來,戰爭形態正在加速演變,無人作戰、分布式作戰和多域作戰將成為主要作戰樣式,傳統軍事戰略、作戰理論、武器裝備也在發生重大變革。
面對采訪,張東俊說:“時代給了我們最好的機遇。”他帶領水下作戰試驗科技創新團隊與時俱進、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創新之路,也是廣大軍事科技工作者勠力同心謀打贏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