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倉儲物流系統中,全自動、高效、存儲密度高的自動化立體倉庫在各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自動化立體倉庫主要由庫房、貨架、堆垛機、輸送設備、自動控制裝置等組成。系統多設備高效的管理及協調動作的關鍵是立體化倉庫決策系統,立體化倉庫決策系統由倉儲管理系統(WMS)、監控系統(WSCADA)、控制系統(WCS)、條碼系統(CBS)、手持系統(WWS)、通訊系統(CCS)及調度系統(WSS)等組成,完成管理、無線通訊、條碼管理、設備監控和控制等功能。
圖1:系統組成
一、倉庫管理系統(WMS)
WMS通過先進的條形碼管理方式,為庫存貨物設置的唯一貨物編碼,據此編碼在計算機中建立產品的信息數據庫,對產品的出庫、入庫、盤點、移位、客戶信息等進行管理。
系統的功能如下:
(1) 入/出庫管理:
入/出庫管理負責對貨物入庫和貨物出庫進行管理,進行貨物入庫(采購)信息、貨物出庫(領料)信息的錄入、自動臺帳處理、與EAM進行數據交換、向WCS下達作業命令、退貨處理、退庫處理等功能
(2) 貨物移動管理:
貨物移動管理包括相同邏輯庫中的貨位移動和倉庫之間的移庫操作。
(3) 數據查詢管理:
數據查詢包括庫存查詢、貨位查詢、作業流水查詢、作業查詢等功能。庫存查詢包括按物料屬性查詢、按貨位地址查詢等功能;貨位查詢包括空貨位查詢、空托盤查詢、貨位狀態統計等功能;流水作業查詢包括入庫作業流水查詢、出庫作業流水查詢;作業查詢包括作業狀態查詢、入庫作業數據查詢和出庫作業數據查詢。
(4) 報表管理:
報表管理包括入出庫統計報表、庫存和貨架明細統計表。可按貨物編號、入庫時間段、操作者和巷道號等分別進行統計;庫存明細和貨架明細可按指定條件列出或打印。上述各種報表的格式及內容在設計階段完成。
(5) 庫存維護:
庫存維護包括盤庫、盤庫差異表生成、盤庫改帳處理等功能。能夠按時間段、存儲區域、分類、問題貨位查詢、貨貨物種等進行盤庫,盤庫處理有四種狀態:盈、虧、自然損耗和報廢。
(6) 與ERP或EAM系統交換數據
與ERP或EAM交換數據主要是為了保證WMS系統與ERP或EAM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同時,WMS要從EAM系統獲取如下數據:系統基礎數據,包括倉庫信息、貨位信息、供應商代碼、計量單位、拒收原因、用戶名及密碼、貨物信息、員工信息等,還要下載采購訂單信息、領料票信息、移庫申請信息等,同時要向EAM上傳實際入庫數據、實際出庫數據、盤庫差異表等信息。
(7) 與WCS系統進行通訊
與WCS系統進行通訊:根據入庫、出庫的操作形成入庫或出庫作業,并根據調度算法對作業的優先次序進行調度,將調度作業下發監控計算機系統,以控制堆垛機或輸送機去完成作業。
(8) 系統維護
系統維護包括操作員基本信息管理和權限分配、巷道狀態和貨位狀態設置、物料基礎信息(編碼定義、貨物分類定義)管理、存儲區域邏輯定義、物料存儲安全定義等的修改和維護。
(9) 作業調度功能
整個計算機監控與管理系統的作業調度功能將在管理計算機上實現,當按照一定的調度算法對將要執行的多個作業進行選擇之后,下發WCS系統執行之。
二、監控系統(WSCADA)
立體倉庫監控系統是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體由監控軟件、監控計算機、網絡接口、大屏幕顯示器和巷道LED顯示器組構成,通過網絡接口與網絡服務器、管理系統、堆垛機控制系統、出入庫控制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實現對立體倉庫自動化設備的運行數據采集、作業調度和監督控制,使控制設備能夠根據系統要求高效、準確和可靠地工作,實現貨物的自動存儲及發送。
圖2:系統結構圖
如圖2所示為立庫自動化管理與控制結構圖,由管理層、監控層和控制層構成分布式控制體系,其中監控系統屬于監控層,位于管理層和控制層之間,除完成監控功能外,還承擔著管理系統與控制系統信息交換的橋梁作用。
圖靈立體化倉庫決策系統是現代立體化倉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企業的生產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使倉庫的管理更加正規化,減少庫存資金占用,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庫存損耗,為提高企業的經營生產效益奠定良好基礎。